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續道藏
 蒐罗比校书成名之曰大元太常集礼槁
明史礼志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
广徵耆儒分曹究讨洪武元年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

常司定拟祀典乃历叙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庙议以
进礼官及诸儒臣又编集郊庙山川等仪及古帝王祭
祀感格可垂鉴戒者名曰存心录二年诏诸儒臣修礼
书明年告成赐名大明集礼其书准五礼而益以冠服
车辂仪仗卤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
毕具又屡敕议礼臣 李善长
传瓛宋濂詹同陶安刘基
魏观崔亮牛谅陶凯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
且诏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 (第 23b 页)
 未为吴元年群臣建言国之所重莫先于宗庙社稷

 即于是日命有司立圜丘于钟山之阳以冬至祀昊
 天上帝
礼志洪武元年中书省臣 李善长
等奉敕撰进郊祀议
略言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报地所以
顺阴阳之义也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北郊 (第 1b 页)
   方丘祭地
明史太祖本纪吴三年八月癸丑方丘成
 春明梦馀录太祖未即大位之先建方丘于太平门
 外钟山之阴分祀地洪武元年 李善长
等进方丘说 (第 1a 页)
 于宗庙社稷于是令有司立宗庙社稷
洪武元年二月定社稷礼岁必亲祀以为常
大政纪洪武元年正月恭诣社稷坛行礼十二月己丑
颁社稷坛制于天下
春明梦馀录洪武元年命儒臣定诸祀典 李善长
等进
社稷议曰周制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
社稷之祀坛而不屋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起
大事动 (第 1b 页)
   宗庙制度
明史太祖本纪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以明年为吴元
年建庙社宫室二十七年九月甲戌太庙成
明史礼志宗庙之制明初作四亲庙于宫城东门各为

一庙皇高祖居中皇曾祖东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东
第二皆南向每庙中室奉神主东西两夹室旁两庑三
门门设二十四戟外为都宫正门之南斋次其西馔次
俱五间北向门之东神厨五间西向其南宰牲池一南
向洪武元年命中书省集儒臣议祀典 李善长
等言周
制天子七庙而商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则知天子
七庙自古有之太祖百世不迁三昭三穆以世次比至
亲尽 …… (第 1b 页)
妣王氏皇考庙号仁祖(讳世鬒熙/祖次子)妣陈氏
    蕙田案高祖初定宗庙之制 李善长
等详考
    古今沿革请立四亲庙与礼制合若后世仍
    而不改续建昭穆以符七庙之制太祖正位
   …… (第 4a 页)
 下列圣乃不得专庙朕心未安卿礼官宜即具奏言
 等退具奏间中允廖道南上疏曰臣伏考我太祖高
 皇帝敕谕儒臣建郊庙以崇祀事辅臣 李善长
等上 (第 23a 页)
 是诸王功臣列两庑遣官分献如国初制矣

天启元年太常少卿李宗延言前代文臣皆有从祀我
朝不宜独缺下礼部议不行
 春明梦馀录明高祖定鼎念诸功臣之烈建太庙首
 以 李韩公善长
等六人及胡越公大海等从享最后
 韩公坐嫌死而六公亦间不得与逮永乐而始定自
 中山开平二王而下距永义侯 …… (第 46a 页)
 师握环卫为心膂牙瓜而不得从高帝诸功臣而下

 犹有说焉若 李韩公
之佐开创不下酂侯虽以嫌死
 帝尚为之讳若冯宋公胜之佐大将军取中原下秦
 陇降纳哈出二十万之众傅颖公友 (第 47a 页)
使导驾引进
使导后入寝殿如来仪次日以诏颁行
          右元
明史太祖本纪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 李善长
帅百官 (第 42a 页)
劝进表三上乃许甲子告于上帝洪武元年春正月乙
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建元洪武
明集礼洪武元年正月四日皇帝即位合祀天地祝文
曰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
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馀年今运亦终
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惟臣帝赐英贤 李善长

达等为臣之辅遂戡定采石水寨曼济哈雅方山陆寨
陈额森袁州欧祥江州陈友谅潭州王忠信新淦邓明 …… (第 42b 页)
礼未备魏晋以降多以受禅改号元世祖履尊既久一
统后但举朝贺明兴太祖以吴元年十二月将即位命 左相国李善长
等具仪 (第 43b 页)
善长
率礼官奏即位日先告祀
天地礼成即帝位于南郊丞相率百官以下及都民耆
老拜贺舞蹈呼万岁者三具卤簿导从诣太 (第 43b 页)
悲悼忍受天下贺乎宜皆罢之
王圻续通考洪武十三年九月上以古人父母既没生
日当倍悲痛即位以来常不受贺至是 李善长
等累请
乃许之其在位诸司五品以上者自明年始听其表贺
明会典万寿圣节百官朝贺仪洪武二十六年定仪与
正旦 (第 41b 页)
礼次日朝见拜位如谒殿谒中宫不用枣栗腵
脩馀并同
    蕙田案此娶次妃礼历代未行
洪武九年太祖以太师 李善长
子祺为驸马都尉尚临 (第 56b 页)
安公主先期告奉先殿下嫁前二日命使册公主册后
次日谒奉先殿又定驸马受诰仪吏部官捧诰命置龙
亭至太师府驸马朝服拜受次日 善长
及驸马谢恩后
十日始请昏期二十六年稍更仪注然仪注虽存其拜
舅姑及公主驸马相向拜之礼终明之世寔未尝行也 (第 57a 页)
教授之缺用而终身为异途矣
太祖虑武臣子弟但习武事鲜知问学命大都督府选
入国学其在凤阳者即肄业于中都命 韩国公李善长
等考定教官生员高下分列班次曹国公李文忠领监
事以绳核之嗣后勋臣子弟多入监读书嘉靖元年令
公侯伯未经任 (第 50a 页)
    都御史也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掌皇九族之属籍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
(二十二年改宗人府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
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公孤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洪武三年授 李)
(善长
太师徐达太傅三孤无兼领者建文永乐间罢公/孤官仁宗复设宣德三年敕太师张辅少师蹇义少傅)
(杨士奇少保夏 (第 36a 页)
 分曹究讨洪武二年诏诸儒臣修礼书明年告成赐
 名大明集礼其书准五礼而益以冠服车辂仪仗卤
 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毕具又屡
 敇议礼臣 李善长
傅瓛宋濂詹同陶安刘基魏观崔
 亮牛谅陶凯朱升乐韶凤李原名等编辑成集且诏
 郡县举高洁博雅之士徐一夔梁 (第 81b 页)
 后可福而后可为畴类之福康流曰济时之念易于
 从俗求通之心邻于欲速无咎之中君子所以急病
 让夷推善引过强毅绸缪隐忍拯救者俱在此矣
  李善长
初见明高帝稽首称臣曰有天有日矣即是 (第 8b 页)
 (国策坐行蒲服汉书霍光传扶服叩头王莽传扶服振救扬雄长杨赋扶服蛾伏解嘲范雎扶服入橐吴)
 (越春秋吾是以蒲服就君又礼记问丧故匍匐而哭之注匍匐或作扶服 李善长
杨赋注扶服与匍匐音)

义同是古匐字通作服也(史记扁鹊传因嘘唏服臆索隐曰服音皮力反)今一屋韵中亦收匐 (第 36b 页)
 参议又出为江西行省参政召为司农卿浙西田赋
 亩加二倍额遂定旋参政中书省洪武元年冬改御
 史中丞上爱宪方欲相之而宪数短 李善长
胡惟庸
  (第 1b 页)
善长
曰宪为相我辈淮人不得为大官矣由是两
 人深忌宪诏定律令多深文明年出为山西参政秋 …… (第 1b 页)
 贺之辄擢待制同列无敢与抗又搆诛参知政事张
 昶益无所惮嗾御史刘炳等劾罢丞相汪广洋徙之
 海南又教炳劾刑部侍郎左安礼等八人 善长
劾宪
 排陷大臣初皇太子尝召宪宪不即至至是穷竟其
 罪辟之弟希圣吴王时中书省参议与同官李饮冰 (第 2a 页)
 颇弄权 善长
奏之安置淮安初宪与刘基善上欲相
 宪基力言不可上怪之基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
 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 (第 2b 页)
   优恤大臣尤为笃厚凡有寸长足录无不仰叨
恩奖而于公忠体国之臣尤必锡之
殊荣隆以
旷典如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者久在
圣明洞鉴之中是以特书
谕旨密封内廷臣等伏查明太祖洪武二年以 李善长

   七人入太庙配享再查历代遗诏史不备载而当 (第 7a 页)
   洪武之时即命 李善长
等从祀自必仿效前代曾
  有之成规理合谨遵
 谕旨缮入
遗诏臣等愚见如此是否有当伏候
 圣训奉
 谕 (第 7b 页)
  (不宜久蕴崇之取陈氏则士诚囊中物耳会友谅/攻围洪都上遂率师逆击之大战于彭蠡湖基请)
  (移军湖口以金木相犯日决胜陈氏遂平上即位/擢御史中丞诸大典制皆基与 李善长
宋濂计定)
  (时处州七县粮当加于宋岁额五升上独令青田/仅以五升为额曰令乡里世世子孙颂刘伯温也) (第 25b 页)
  (噜宜孙分省于处以讨贼自任请友龙与刘基同/事劝其礼贤下士抚流亡招群盗从之众心翕然)
  (明兵下浙束 李善长
欲奏官之以/年耄力辞归金华山中卒子伯衡)
 金德润(宋濂金德润墓碣字君泽浦江人年二十馀/游湖南入宪府 (第 6b 页)
  (会通除陜西学正五典名藩乡试及/会试文衡得人甚盛升国子助教)
 唐之淳(朱彝尊唐肃传肃子字愚士以字行尝为 李/善长
草露布太祖异之问起草者谁 (第 33a 页)
善长)

  (
以实对帝令飞骑召之至东华门已曛黑入见帝/明灯坐便殿问曰汝曾草露布耶对曰然俄而中)
  (官以短几置前 (第 33a 页)
 周元真(名山藏居嘉禾紫虚观从李拱瑞为道士拱/瑞南谷杜真人高弟也授元真劾召鬼神之)
  (术寻受灵宝大法于曹桂孙郡县请祷辄有奇应/洪武元年京师旱 李善长
迎元真至设雷坛冶城)
  (山朱书铁符投扬子江中波涛遽兴元真夜半斗/下存神窈冥雷电达旦明日握剑上坛召 (第 10a 页)